首页 > 休闲度假 > 行将消退
行将消退

行将消退

时间:2018.03.24-05.27

场馆:上海外滩美术馆

  • 11
    想看
  • 1
    浏览

保证真票,购票无忧

保证有票,无票赔付

担保交易,放心付款

  • 暂无图片 很抱歉,场次不存在或已过期
购票说明
  • 选择演出
  • 确认订单信息
  • 选择配送方式
  • 选择支付方式
  • 完成购票
购票提示

1.演出票品为特殊商品,除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外,订单不支持退换,可在平台转售; 2.演出详情仅供参考,具体以主办方公布信息及现场为准,请准时到场以免错过演出; 3.有票官方确保售出票品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4.根据演出火爆情况,有票平台可能会将您所选的快递送票、上门自取等取票方式调整为现场取票,敬请谅解; 5.平台会尽力促使卖家履行交易协议,如果卖家付票过程中发生问题,本平台可协调相同或更高票挡的票品代替,否则平台将全额退款并按订单上约定的赔付方式与金额向用户进行赔付; 6.为了安全起见需要本人签收,演出快递票均为快递费到付(不包邮),请知晓!

演出详情

展览信息

2018年3月24日 - 2018年5月27日(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如遇节假日正常开放
展览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策展人:拉瑞斯·弗洛乔、谢丰嵘 

本展感谢基金会策展人伊雷妮·卡尔代罗尼及斯特凡诺·科利切利·卡戈尔的支持。  上海外滩美术馆很荣幸向您呈现最新群展“行将消退”,此次展览是上海外滩美术馆与意大利最负盛名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的一次精彩携手与交流,由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和资深策展人谢丰嵘共同策划。展览将呈现来自各大洲23位艺术家的29件作品,涵盖架上绘画、互动装置、摄影、录像等形式,作品精选自基金会的珍品收藏,同时也将邀请上海艺术家委约创作。


行将消退

▲查尔斯·雷,《病毒研究》,1986年,玻璃,金属,墨水,93 x 137.5 x 75厘米


“行将消退”对“观看”的方式和角度提出讨论,邀请观众走入过去,探访不熟悉的城市和地域,重新审视二十世纪末至今艺术家如何透过创作提问、剖析并拆解时代给予人类的难题,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提出对跨地域“殊异性”的思考。展览试图通过诗意的阐述,转换对于有迹可循的认知结构的固有理解,因而向观众提供了更开放和多元的解读视角。

行将消退

▲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直到找到另一半》(局部),1995年,摄影,每幅48 x 64 x 3 厘米,共40件


正如拉瑞斯·弗洛乔所说的那样,“展览'行将消退'试图与他者(the Other)建立联系,聆听并窃窃私语,不需要将外来的人当作他者,或长途跋涉与其相见,亦或代表他者发声,而是从我们自身、从个体和社会的互动中发现殊异性,一切的美丽、丑陋、暴虐、和谐尽在其中。我们脚下总会有一片陌生的土地”。

行将消退

▲具东熙,《悲剧竞赛》(截图),2004年,4:3彩色有声单频录像,15分57秒


进入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趴在地上的黄熊,意大利艺术家波拉·彼薇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羽毛、塑料、木材等材料创作了《你见过我吗?》。黄熊仿佛唤起你对于儿时毛绒玩具的记忆,它随着你一起长大,并不经意间向你打着招呼。

行将消退

▲波拉·彼薇,《你见过我吗?》,2008年,聚氨酯泡沫,羽毛,塑料,木材,钢材,108 x 200 x 100 厘米


《午夜,加的斯》是英国艺术家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的大型油画作品,黑夜中一名黑人男子悠闲地躺在地上并向后望着,当观者走近他时,会愕然发现他似乎也正在看着你。

行将消退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午夜,加的斯》,2013年,布面油画,180 x 200 厘米


美国艺术家派·怀特所创作的12米巨幅壁毯《仍旧无题》描绘了黑色背景上的一缕缕白烟,抽象飘渺的图案实则由扎实的欧洲传统壁毯编织工艺所制成。

行将消退

▲派·怀特,《仍旧无题》,2010年,棉,涤纶,365 x 1219 厘米


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的绘画作品《爱是伟大的》,彩色蝴蝶标本被不规则地粘在绿松石色的绘画表面,好似在静谧的天空飞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及生存冲突。

行将消退

▲达米恩·赫斯特,《爱是伟大的》,1994年,颜料,蝴蝶标本,253.5 x 253.5 x 12 厘米


改变观看的方式,会让观者对所处环境有全新的思考。美国艺术家保罗·麦卡锡的大型装置作品《砰-砰房》是一个被解构的生活空间,观者被邀请踏入这个看似家常的环境,但第一时间会感受到空间的变化,移动的墙、不断开合的门和声响令观者措手不及,艺术家对人物和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发起了一次深刻的攻击。

行将消退

▲保罗·麦卡锡,《砰-砰房》,1992年,综合媒材,290 x 290 x 250 厘米


加拿大艺术家珍妮特·卡迪夫和乔治·布雷斯·米勒的作品《穆里尔湖事件》创造了一座微缩版电影院,影院正在播放一部美国中西部的黑色电影。观者戴上耳机窥看影院内部,但随之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错位:一个女生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与你分享她的梦和焦虑,她就好似坐在你的身边。通过双重观看的关系,作品颠覆了传统单一向度的观看机制。

行将消退

▲珍妮特·卡迪夫和乔治·布里斯·米勒,《穆里尔湖事件》,1999年,木,音响,投影,钢铁,174 x 218 x 149 厘米


不同的观看视角同时会带来对于文化记忆、城市变迁、权力政治关系、身份认同等更多问题的审视。作为开罗地下音乐和实验录像艺术先驱的哈桑·汗,他的声音装置《咚-嗒-嗒-咚-嗒》通过光和声音瞬间将观众带到埃及街头。艺术家聘请六位埃及街头音乐人分别即兴演奏六首当地的莎比音乐,再进行音轨混缩成为一首全新的主观即兴演绎。

行将消退

▲哈桑·汗,《咚-嗒-嗒-咚-嗒》,2005年,调音台,功放,扬声器,灯光,演出控制器,尺寸可变,声音:23分46秒


录像作品《阿里亚纳》则讲述了法国艺术家马琳·于戈尼耶在2002年夏天的阿富汗之行。艺术家与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共同前往潘杰希尔谷进行拍摄,然而当局考虑到此地的战略价值禁止他们进入,后虽得到拍摄许可但艺术家选择放弃,转而将镜头对准当地的普通生活。其画面短暂的黑屏闪现、富有诗意的独白,探究着风景与历史的关系,并试图探讨及反思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观看的权力政治关系。《阿里亚纳》属于三部曲之一,另两部在瑞士阿尔卑斯和巴西亚马逊进行拍摄,本次展览将完整展出三部曲。

行将消退

▲马琳·于戈尼耶,《阿里亚纳》(截图),2003年,16:9高清彩色有声单频录像, 18分36秒


此外,观众也将跟随上海艺术家宋涛的《从上世纪来》回到2000年初的上海,艺术家用录像记录飞速发展的城市景观中,一群年轻人如同回到孩提时代,在宽大的马路上踢足球,在新建高楼屋顶玩耍,艺术家所欲叩问的是:随着居住环境地貌改变,上海的文化记忆是否也会随之消失?

行将消退

▲宋涛,《从上世纪来》(截图),2006年,16:9彩色有声单频录像,34分00秒


同样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张如怡,为本次展览全新创作了限地制作作品,她将运用瓷砖、混凝土的材料,从空间的错置与空间的属性,探讨城市里的人们之间被“阻断”、“挤压”的关系。


行将消退

▲张如怡,《对面的楼与对面的楼 2》,2016年,混凝土、铁片及铁丝,54 × 8.5 × 35.5 厘米

展览“行将消退”通过细致地梳理文化脉络中的跨地域殊异性,在作品共同形成的艺术表达中,期望打开认识世界的辩证空间,持续催化人们探索未知事物的进程。

正如策展人谢丰嵘所言:“本次展览借由作品传递出的艺术陈述与图像,作为批判性思考的工具,带领观者走入陌生的景观与之对话,在知与未知的模糊边界试图重建想象的国度。”同时,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将在展览期间举办,以进一步探讨这个话题。

行将消退

▲莫瑞吉奥·卡特兰,《切塞纳 47-A.C.南方供应商12(下半场)》,1991年,摄影,125 x 195 厘米


参展艺术家

维克托·阿林皮夫 (Victor Alimpiev)
马西莫·巴托里尼 (Massimo Bartolini)
瓦妮莎·比克罗夫特 (Vanessa Beecroft)
珍妮特·卡迪夫和乔治·布雷斯·米勒  (Janet Cardiff and George Bures Miller)
莫瑞吉奥·卡特兰 (Maurizio Cattelan)
达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
马琳·于戈尼耶 (Marine Hugonnier)
哈桑·汗 (Hassan Khan)
具东熙 (Donghee Koo)
莎拉·卢卡斯 (Sarah Lucas)
马克·曼德斯 (Mark Manders)
保罗·麦卡锡 (Paul McCarthy)
加布里埃尔·奥罗斯科 (Gabriel Orozco)
波拉·彼薇 (Paola Pivi)
阿运·拉挽猜哥 (Navin Rawanchaikul)
查尔斯·雷 (Charles Ray)
因卡·修尼巴尔 (Yinka Shonibare)
宋涛 (Song Tao)
鲁道夫·斯丁格尔 (Rudolf Stingel)
派·怀特 (Pae White)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 (Lynette Yiadom-Boakye)
张如怡 (Zhang Ruyi)

关于上海外滩美术馆
成立8年来,上海外滩美术馆一直走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前沿,以独特的精品美术馆定位举办世界 级展览及活动,成为上海日益扩张的艺术版图中的一个亮点。美术馆位处上海外滩地段,选址设立于历史悠久的艺术装饰风格建筑内。建筑于2010年美术馆开幕前由著名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修复改建成为今日的面貌。
上海外滩美术馆的策展和教育项目呼应了现今本土及国际社会种种迫切议题。上海外滩美术馆策划大胆创新的展览及活动项目,每年举办4场展览深度探索、实践艺术家最具雄心的艺术项目,以展览从未示人的新作为主,并以独特的上海及精品美术馆视角将展览呈献于观众眼前。美术馆也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公众活动,为公众参与相关艺术和社会议题的讨论提供丰富的入口,并借此将美术馆建构成为激发想象、思考和辩论的公共平台。

关于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
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是一家当代艺术基金会,1995年由当代艺术藏家帕特里齐亚·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在意大利都灵创办。在帕特里齐亚·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看来,基金会的创建是她将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热情转化为一种有组织活动的机会,她可以借此与意大利和国际机构展开更有效的合作。自建立以后,基金会设立了一个支持当代艺术家的年度展览计划,委托并联合制作了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作品,在都灵的基金会空间或海外双年展及艺术节中展出。近期的委约作品及展览包括阿德里安·维拉·罗哈斯、郑曦然和埃德·阿特金斯。基金会的主要目标是在国际层面下加深对当代艺术以及对前沿实践的理解。除了通过展览项目,视觉艺术的广阔领域--绘画、雕塑、摄影、录像、装置和行为--还会经由一系列深入的教育活动和项目进行探讨并呈献给大众,包括研讨会以及由来自意大利和国际知名机构的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人的讲座。

有多的票,立即变现

座位概览
场馆图
x
确保真票,  购票无忧
担保交易,  放心付款
安心购票,  无票赔付